Q:假如你的本命CP在很久很久一段時間被強制隔開,那麼相見後誰會比較哭得死去活來?誰會安慰對方?還是抱著互哭呢?
覺得國家見面次數應該都不多,然後這兩人會認識感覺多半有很糟的開頭(……)惡性綁架或打架,溫馨也行,但可能只是給彼此留下好印象,好印象是類似這種的:
Q:假如你的本命CP在很久很久一段時間被強制隔開,那麼相見後誰會比較哭得死去活來?誰會安慰對方?還是抱著互哭呢?
覺得國家見面次數應該都不多,然後這兩人會認識感覺多半有很糟的開頭(……)惡性綁架或打架,溫馨也行,但可能只是給彼此留下好印象,好印象是類似這種的:
Q:假如你的本命CP在很久很久一段時間被強制隔開,那麼相見後誰會比較哭得死去活來?誰會安慰對方?還是抱著互哭呢?
1-失去意識
《十五分鐘聊出好交情》 野口敏∕著
覺得這本書……很棒(嗯?),每種情況都寫得很細,也會有符合現實狀況的舉例,大方向如「傾聽不光是聽而已」,到小方向如「如何談論天氣話題」、「對方的回應很簡短該怎麼辦」、「怎麼跟不善言談的人交流」……等等,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本書的細緻。讀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很廢的AI再努力學習當人,一步驟一步驟都要學。我跟我妹說這本書很棒,然後講書裡面講什麼,結果她說這不是做人基本都會的嗎,就是、就是會有像我這種人不會嘛。本來對生活有點喪氣,都想避免跟人類交流了,結果看完這本書簡直想立刻去跟路人攀談呢(不要騷擾路人)。喜歡書上寫的:「與人交流才會有故事產生」,我也想努力產生有我在內的故事啊……總之蠻推薦跟我一樣交流廢的人去看看這本書,一下就讀完,後面還有跟多人談話的進階篇,一起努力練習說話吧。
《寫詩,折磨自己:林煥彰的異類詩觀.詩論》林煥彰∕著
原來自己看得有點煩,但後來越讀越覺得蠻有趣的,書裡介紹很多有名的新詩,寫小詩也很有趣。喜歡作者為各種花寫小詩。原來六行詩也分為這麼多不同的格律。記一下喜歡的幾首(結果都不是記林煥彰先生的詩,對不起):
「我要殺了你。」殺人魔拿出刀子,啪沙啪沙的揮,非常恐怖。他穿的一身黑,大概就算血浸滿衣料,也不會成為別種顏色,只會看起來更厚重點。
「啊啊啊啊。」被追殺的人哇啊啊啊的逃跑,嚇得要死,真的好可怕。
本學期佛教倫理學課程,本組做了有關自殺與安樂死的相關報告,以佛教的觀點探討死亡相關的議題。其中我對安樂死議題特別感興趣,在課程前我一直是支持安樂死的,理由不外乎是因為認為人有對自己生命的自決權、人有不受痛苦的權力、安樂死能減輕長期照護對社會和家屬的壓力等等。
但讀過文獻後我徹底對安樂死改觀了,從一個贊同者轉為反對者。《佛教倫理學導論》一書闡述原因如下: